合唱 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,是普及性最强、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。下面让我们走进合唱,了解合唱那些鲜有人知的“小秘密”。
一、合唱的技能训练
(一)歌唱的站姿
在合唱训练中,站姿直接影响了歌唱时呼吸的通畅,发声的正确与否。正确的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,合唱训练时一般采取站立的姿势。首先,整个状态要挺拔,精神焕发,胸要挺而松弛,双手放松下垂于两侧,两脚成外八字形分开,宽度与两肩相平,重心向前,脖子向上伸,两眼平视前方,面带微笑。
(二)歌唱的气息
古人云:“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”,现代专家也曾论述:“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,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。”可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。气息的过程实际上包括吸气、保持、呼出三个部分。在训练过程中,主要采用如“闻花香”“吹蜡烛”这种形象的方法,让演唱者感受是怎样吸气的,再把吸进的气息保持好,发出“S”音慢慢将气息吐出。
二、合唱的视唱能力训练
(一)音准
我国著名指挥家杨鸿年先生曾说过:“一个合唱队在技术上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具备理想的音色、准确的节奏和良好的音准。”课件音准是合唱艺术的基础,是合唱艺术的生命力所在。要获得良好的音准,内心听觉是前提,笔者采用“柯达伊手势法”能比较形象直观地展示音的高低。“柯达伊手势法”是借助某种不同的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表达七个不同唱名,对演唱者进行音准训练。
(二)节奏
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,节奏是人的本能,是各种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、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。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,节奏性是音乐的重要原本特征之一,节奏是原本的力量,能够把语言、动作、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,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。可见节奏训练的重要性。在节奏训练中,让演唱者根据自己的经验,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。
三、合唱训练中的情感启示
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:“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”。情感性是音乐的基本属性。再高超的演唱技巧,如果忽略了情感表达,音乐也就失去了感染力,苍白无力,空洞乏味。因此,在训练音乐作品前,首先要对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、情感特征进行体验和感知,运用内心听觉来读谱,在内心形成一定的音响框架,并根据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、作曲家的创作特点等,进行理性分析,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真挚感情。
四、合唱练声小技巧
(一)哼鸣与开喉训练是合唱最基本的训练。哼鸣训练时不要追求音量,要保持位置,发挥好共鸣。
(二)练好轻声、假声。处理好真假声结合问题是中学合唱训练的重要问题。在训练的初期,要求演唱者用轻声或假声进行训练。
(三)呼吸是歌唱的基础。呼吸时用腹式呼吸。气息深而能保持住、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。
合唱的魅力,永远不在于文字的叙述,愿大家亲自去探索,领略音乐的震撼。